紀贇副教授通過比對南北傳佛教中有關佛陀最後午餐的記載,並結合傳統和社會生活,來探討佛陀最後午餐食物Sūkaramaddava究竟是豬肉還是蘑菇,並進而分析這一宗教敘事在南北傳佛教中記載差異的原因。
他發現,對於佛陀最後的午餐的記載,南北傳“材料”與“態度”有明顯的不同。首先,南傳佛教文獻對此記載較為充分,多種文獻都有詳細記錄,包括所食用的物品,發病的症狀等,而北傳佛教文獻無論對是食物還是發病症狀的記載都少了很多,其中提及便血的只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這一種。其次,南傳佛教記載佛陀最後的午餐所食用的是Sūkaramaddava,但對這個詞的理解有一定的不同,主流的解釋認為是豬肉,也有其他解作竹筍、蘑菇等,但相對較少。值得注意的是,在覺音(五世紀)之前的文獻古層,認為Sūkaramaddava是竹筍、蘑菇等素食而非豬肉。北傳佛教文獻的相關記載,則沒有佛陀食用豬肉的任何內容。
那麼,佛陀最後的午餐所食用的Sūkaramaddava究竟是什麼呢?紀贇副教授通過對T. W.Rhys Davids、Waley和R.G.Wasson研究的重新檢視,並依據語言學以及慈慶(Mettanando)有關死因的醫學研究,認為佛陀最後食用的應該是菌類物質或蘑菇,其發病症狀則與腸系膜梗塞相似。
► 紀贇副教授講座現場
如何解釋南北傳佛教文獻中有關這一記載的差異呢?紀贇副教授認為,佛陀經歷的記錄,本身就是一種宗教敘事,必然牽涉到諸多的教理與義理因素,並且在制度層面上也牽涉到歷史與現實的情境。就此事例,他認為其敘事經歷了“兩次扭曲”。
第一次扭曲是從菌類變成肉類 從佛陀時代的社會生活層面考慮,蘑菇等菌類是食物中的禁忌。這種禁忌為其敘事和解釋上的改變提供了某種內在的驅動力,人們很難想像佛陀的最後一餐食用的竟然是作為禁忌的菌類。再加上作為方言的sūkaramaddava一詞,其原始含義逐漸淡化,以及原始佛教並無肉食禁忌這一方便原因,使得早期文獻中很多都將之解釋為豬肉類食物。在菌類與豬肉這兩個選擇之中,姑且不論事實如何,後者在當時的語境下是一個更符合宗教背景與文化背景的“方便的”敘事。
第二次扭曲是食肉描述的刪除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部派佛教尤其是說一切有部以及大乘佛教之中禁斷肉食的傾向越來越明顯,就出現了對原始經典敘述的“淨化”過程。不少原來進食肉類的相關描述會被刪除或者被修改。尤其是中土,佛陀神格化的特點相對突出,神性、超世與食肉顯得不夠協調和自然。所以,這種偏好性地選擇以及對文獻的刪除修訂,便成了敘事上的第二次扭曲。
由此事例的探討,紀贇副教授強調,佛教的歷史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對其實際時間延展上所發生事件與人物的直觀忠實描述,而是受到了生成這種歷史的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從而會對本有的記載作有利於“特定歷史、地域文化背景之中”思想與宗教理想的修正。
講座最後,紀贇副教授綜合上述三個研究案例,給予大家兩點研究建議:
第一,研究某一課題前最好先建立一個相關的資料庫,並能以此為基礎來實現基本資訊的多元參照、覆核與考訂;
第二,既要注意同一性質材料在歷史延展上的次第變化,也要注意同一時間切面上的社會、歷史、文獻背景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