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教與民間宗教的儀式傳統
宗教儀式在文化傳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儀式是構成宗教的必然要素,亦是宣傳教義、實施教化的輔助手段,世界上各個宗教都有自己的儀式活動。宗教儀式是神學理論建構的象徵,是信仰的外化形式和實踐行動,其背後隱含著深刻的知識背景和文化底蘊,折射出民眾的心理需求。此外,一些宗教儀式與民間習俗相融合,滲透到社會民眾的日常生活中,並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入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來,有關中國傳統宗教(佛教、道教、民間宗教)的儀式研究,逐漸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一批十分優秀的中青年學者活躍在學術前沿,取得了不少的豐碩成果。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推進,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注意到田野與文獻互補的重要性,認為宗教研究不應局限于傳統文獻的哲理闡釋而應爭取史料和方法上的突破,田野調查就是實現這一突破的重要途徑之一。“田野”是新資料的源泉,走入儀式現場可以説明研究者獲得第一手資料,為宗教研究提供豐富而真實的素材,藉此彌補現有資料的不足。同時,借助田野調查可以再現歷史情景和社會境遇,並將文獻資料放置到相應的自然和人文場景中加以解讀,這有助於重新理解教內文獻的價值和功能及其傳播過程和傳承經歷,也利於更全面、真實地反映和重建中國傳統信仰的本來面貌。
“走向田野”、“深入民間”,根植於鄉村禮俗社會,近距離觀察“實際的中國”。從“田野”中尋找失落的傳統和歷史,對區域性、民間化的儀式信仰展開實地調查,可以“把活材料與死文字兩者結合起來”(傅衣淩語),繼而用活態的田野體驗作鏡子來映證那些已經消亡的歷史情境,開展跨學科的綜合研究,實現研究視角的多元化和立體化,符合國際學術發展的新潮流,也有助於推動中國傳統宗教研究的現代化和國際化。
有鑑於此,2018年12月7-8日,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舉辦了“佛教、道教與民間宗教的儀式傳統”學術工作坊,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福建師範大學、深圳大學、山西大學及臺灣銘傳大學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二十余位學者在工作坊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本次工作坊於7日下午開始,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哲學系王頌教授首先致歡迎辭,並以“中國宗教研究與儀式研究”為題做了引言,向與會聽眾說明了儀式研究的價值和意義。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姜守誠教授作為組織人之一,介紹了工作坊的主旨,闡述了本次活動的目的與意義。隨後,依次舉行了六組學術發表會和一場圓桌討論會。
第一組學術發表會圍繞民間信仰與民俗等問題展開,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張雪松副教授擔任本場主持人兼評論人。
第一位報告人是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曹新宇教授,他提交的論文《作為近世中國宗教儀式背景的三教問題——清前期的三教堂案》以乾隆朝時禁毀三教堂案為話題,參閱有關歷史檔案,並根據近年來在華北各地的田野調查中相繼發現大量有關三教堂的地方文獻,著重討論了清初政教與基層社會的互動問題,提出研究者應從地方化的視角重新梳理清初思想運動與民間教派地方化實踐的複雜關係。
第二位報告人是山西大學國學研究所尚麗新副教授,她的發言提綱《民間宣卷儀式淺談》從整體上介紹了全國各地迄今仍在流傳的宣卷儀式的概況,對宣卷表演的功用、儀式流程、寶卷文獻等內容做了圖文並茂的講解和梳理。
第三位報告人是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劉泳斯講師,她提交的論文《當代中國北方的村際網路與信仰網路——關於京西門頭溝大臺地區千軍台-莊戶-板橋幡會、廟會的研究》通過對北京市門頭溝大臺地區千軍台、莊戶、板橋三個村莊元宵節前後傳統幡會,以及四月初一娘娘廟會的研究,指出中國北方地區也存在著跨村落的集體宗教節慶儀式活動。這種跨村節慶儀式活動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存在,整合了當地各種神明信仰,有對內的聯盟凝聚作用,對外則顯示村際聯盟人丁實力。這種跨村節慶儀式活動,在整合村際網路和信仰網路時,可以因時、因地制宜,有很大的靈活性。
張雪松副教授對三位發表人的報告進行了點評。他指出,曹新宇老師的論文選題十分重要,三教堂的信仰模式發端于宋末元初,在明清乃至近代有廣泛影響。曹老師對乾隆年間查處三教堂案源流的探討,涉及到清初兩種對儒教的理解:一是將儒教理解為一種宇宙的秩序,一是將儒教理解為漢民族傳統。曹教授的研究對於反思明清實學研究,反思三教觀念,都具有重要價值;特別是民間宗教教派“裡社化”的探討,開闢了中國民間宗教研究的新思路,評議人進一步指出,民間教派與裡社的轉換,可能是相互的,是多次反復、長期並存的,而非兩者之間有某種單項的轉換趨勢。張教授認為,尚麗新老師的論文對我國南北方各地寶卷宣講儀式及相關問題進行了梳理,但宣卷儀式和佛道教經懺儀式在儀式實踐的邏輯結構方面的異同,尚有進一步對比研究的空間;而舉行宣卷儀式背後的宗教動機,有結合中國傳統佛道教觀念綜合研究的必要。張教授還指出,劉泳斯老師的論文將我國南方地區宗教儀式研究中比較成熟的問題意識和研究模式,運用到北方地區宗教儀式研究之中,手法嫺熟、妥帖,今後如能進一步從北方宗教儀式研究本身出發,逐漸形成北方儀式研究的徑路和特色,將對學界有所貢獻。
---------------------------------------------------------------
當天晚上,工作坊特別舉辦了別開生面的“山西民間宣卷儀式的個案展示及剖析”圓桌討論會,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曹新宇教授擔任主持人。工作坊特別邀請到了山西民間的七位宣卷儀式專家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現場表演。結束後,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蒯衛華副教授做了《儀式中的曲牌音樂研究》的學術講解,對宣卷中的音樂曲牌的來源進行了分析和解讀。隨即,與會學者就宣卷儀式中的音樂、手勢、流程及象徵意涵等問題提出了各自的見解,討論氣氛十分熱烈。
8日上午舉行的第二組學術討論主要是圍繞佛教儀式而展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周廣榮研究員擔任主持人兼評議人。
第一位發表人是上海師範大學哲學學院侯沖教授,他報告的題目是《一覽眾“山”曉:齋供模式中的多教儀式傳承——從一幅貴州清光緒彩畫談起》,他展示了最近從貴州收集到的一幅清代光緒年間彩畫及來自同一地區的一組民間儀式抄本。侯教授根據彩畫及經書抄本的人名題款,指出了民間儀式信仰中的相容性問題,進而他繼續闡發了“齋供模式”理論,提出齋供模式下的多教儀式傳承,認為齋供儀式的模式適用于佛教應赴僧、道教正一、羅教(儒教)、巫等派別,從而將“齋供儀式”上升為“齋供模式”。他的觀點引發了與會學者的熱烈討論。
第二位報告人是臺灣銘傳大學教育暨應用語文學院汪娟教授,她提交的論文《儀式、文本與圖像——多重視角下的霞浦科冊< 摩尼光佛>》分別從儀式溯源、文本解讀與圖像印證三個層面對前幾年福建霞浦地區發現的摩尼教文本《摩尼光佛》的內容進行分析,指出其外佛內摩,保存的仍是摩尼教的思想教義,該文本的原型很可能傳承自唐代摩尼教的禮懺傳統。
周廣榮研究員認為侯沖老師以“齋供”為視角,將與佛教相關的儀式細節都“圓融無礙”地納入進齋供體系。汪老師在文獻資料的利用上非常豐富,幾乎納入了敦煌禮懺文的全部文獻,她對文本的研讀、內容的考釋也非常細緻。侯老師與汪老師的研究方法都是從一個小的角度切入宗教儀式,再深挖開來,圍繞相關文獻等各種資料,構建出一個禮儀體系。但無論是從齋供或是禮懺進入儀式的研究,似乎都是始於一個已經建構好的模式,然後將諸多材料填充進去,那麼就觸及到一個根本的問題——宗教儀式研究可以圍繞多種中心展開,有多種研究視角和模式,到底哪一種更為合適?汪娟老師回應到,她並非首先預設出一個視角,禮懺的視角源於她早期的個案研究,這些微觀研究使她發現禮懺是儀式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比如佛教講的“信、解、行、證”中“信”則是著重在懺的法門,實際上從這個角度切入會對佛教儀式有許多新的發現與認識。侯沖老師也表示“齋供”是一個他在研究中發現的視角。周廣榮教授最後總結到,也許就像“因陀羅網”中的任何一個節點都可以映射整體,微小的視角也可以切入到大的問題。
第三組討論的主題是道教儀式,由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張廣保教授擔任主持兼評議人。
第一位報告人是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呂鵬志教授,他提交的論文《贛西北發現的正一籙》以近年在江西修水縣和銅鼓縣發現了大批罕見的道教正一籙為研究物件。他通過實地的田野調查發現當地正一派火居道士不僅藏有正一籙及相關的填籙秘訣、行移文書,而且還在實際傳行。作者認為,贛西北保存的天師經籙是活資料、活化石,可以與《道藏》及藏外文獻中有關道教法籙的一些記載互相印證和解釋,洵為近年發現的重要田野資料寶庫。
第二位報告人是復旦大學歷史系巫能昌講師,他提交的論文《贛南安遠的道教儀式:謝土醮個案考察》以江西安遠縣閭山派法師主持的謝土醮儀式為個案,對贛南閭山派法師舉行的為期三天四夜連霄的謝土醮的儀式流程進行詳細介紹。
張廣保教授認為若要在儀式上把握道教的特點,需要注意道教的禮儀與傳統文化的關聯。中國的文明主要是禮樂文明,道教禮儀首先應歸於中國禮樂文明這個大傳統中,又可以補充禮樂文明。道教又和中國的政治、歷史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比如授籙,“籙”也可以回歸到中國的政治文化傳統,如封禪。呂鵬志老師的研究提供了關於“籙”的具有搶救性意義的珍貴田野資料,並進行了細緻的描述與解讀,還與教內的材料做了對比。實際上授籙傳統在文革前就已經中斷了,呂老師的研究將“籙”接續上了古老的傳統,非常有深度。張教授提出兩個問題:第一,新符籙派的傳統和早期的傳統有什麼區別?第二,呂老師對田野做了觀察和解讀,但是否訪談過受籙者?張廣保教授指出巫能昌老師的研究也能追溯到中國文化的大傳統,對個案進行了細緻的描述,但是巫老師的解讀似乎還沒有徹底完成,有待補充。
下午舉行的第四組學術討論主要涉及民間信仰的話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汪桂平研究員擔任主持兼評議人。
第一位報告人是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黃建興副教授,他提交的論文《戲神田公元帥信仰的道教淵源與儀式特色》對南方民間戲曲行業神田公的原型與神格演變展開討論。田公元帥是閩台兩岸著名的戲神、道壇神和村落保護神,其多元信仰文化的形成過程,生動地體現了文化累層疊加的理論。歷史文獻與田野作業均顯示了田公元帥的道教淵源,同時其神格功能對道教田公元帥信仰也產生了反作用,使其儀式呈現出濃厚的戲劇性色彩。戲神田公元帥信仰的解構精彩展示了歷史上道教與戲劇之間的深度互動。
第二位報告人是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徐天基講師,他提交的論文《河北廣宗地區的表功師傅——以民間經卷為中心的研究》指出,當代冀東南地區的鄉村中迄今仍活躍著一批被稱作“表功師傅”的民間儀式專家。他們既參與諸如醮這類村落集體儀式,又在日常生活中為農民提供各式宗教服務。表功師傅有著悠久的經文傳統,這些手抄本的經文是他們進行表功說唱的文字記錄,可視作該地區民間教派及文學寶卷的當代遺存。通過對表功師傅師承、經文傳統、儀式分類等問題的民族志似描述,作者試圖探討明清以來的教派傳統如何深入地方社會的民俗宗教實踐之中以及又發生了怎樣的嬗變。
汪桂平研究員高度評價黃建興老師將深入挖掘文獻與田野調查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並指出他的創新點在於梳理出田公在道教中的淵源。但是這個地方性的研究是不是只限於特定的區域?例如,在東北關於媽祖信仰的資料中記錄信徒會去莆田朝聖,並會把莆田戲班請去東北表演,那麼田公作為一個戲神有沒有在這個過程中被帶到北方?這是一個可以進一步研究的話題。汪老師還指出,徐天基老師對廣宗地區表功師傅進行了深入研究。表功師傅這個稱呼,實質上就是一種地方性儀式專家,雖然這些儀式專家在各個地方稱呼不同,實際上功能、性質差別不大。那麼表功師傅的特別之處為何,還需進一步研究。另外,文獻資料也有待進一步挖掘,例如地方誌、筆記小說、佛道藏,將會大大豐富資料依據。
第五組學術討論的話題涉及佛道教儀式之間的關係,由北京大學哲學系王頌教授擔任主持兼評議人。
第一位報告人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張雪松副教授,他提交的論文《做儀式權力的壟斷與世襲:明清以來江南地區佛教“門眷”制度研究》著眼於明清直至解放前江南地區佛教盛行“門眷”制度,指出中國的門眷制,是寺院房頭應赴僧為壟斷祭祖法事經營,而對某一地域的固定雇主進行記錄,以便攀援,主要還是發揮商業契約功能。在一定意義上說,門眷制度具有“教區”的雛形,但因為沒有官方強制色彩,本質上還是一種契約關係。
第二位報告人是上海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曹淩講師,他提交的論文《道教疏文的成立與早期發展——以佛道交涉為中心》通過對南宋道教科儀書中所見疏文類文書的分析來說明五代到南宋時期道教疏文成立與發展的歷史過程。作者認為這類文書是最早由佛教所使用,後被道教所接受、理解並發展成為一種文書類型,並以此為切入點對佛道關係的研究提出一些想法。
王頌教授指出,張雪松老師近年來對佛教制度史進行了諸多有創建的研究,本次的論文沿著這一思路,重點探討了門師及閘眷、房頭與應付僧的關係,視野開闊、資料豐富。其中,門師和門眷現象的發掘具有重要意義,不但可以解決一些文本解讀問題,還有助於理解僧侶與外護的人身依附關係。門眷制度是否類似於日本古代佛教的檀家制度或者基督宗教的教區制度,門眷作為一種底層的儀式專家是否象徵著佛教僧侶地位的下降,有待進一步研究。對於曹淩老師的研究,王頌教授認為,該論文與作者此前的研究相呼應,依據豐富的史料,說明了功德疏在宋代中期以後流行的史實,對道教疏文的多種類型進行了梳理,對佛道教疏文之間的關係也提出了獨特的觀點。就此,王頌教授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疏的含義有多重,主要有疏通、記錄(即從口頭傳達轉為書面記錄)、稟告等幾項。這幾層意思在漢魏兩晉南北朝時代的佛教文獻中都有體現,例如佛教的義疏偏重於前二者,儀式文本偏重於後者。但二者之間是否有關聯?曹文似乎受到齋供模式的影響,將疏文的起源主要聚焦於齋供儀式,而忽略了數量更多的義疏和性質介於二者之間的各種疏文。功德疏是否如曹文所言,在隋代已經獨立成為了佛教界熟悉的一種文體?第二,道教疏文與世俗公文的相似性,是否需要自佛教疏文轉型這一解釋上的過渡?侯沖教授對第一個問題進行了回應,他認為義疏與儀式疏文並無關係。呂鵬志教授和姜守誠教授先後對第二個問題進行了回應和進一步闡發,他們一致認為道教疏文的這一特點直接來自于傳統政治文化。
第六組的學術討論主要以道教派別與儀式傳統為中心,由北京大學哲學系程樂松教授擔任主持兼評議人。
第一位報告人是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陳文龍副教授,他提交的論文《江西上饒饒家道之道派與道法傳承》以田野調查中所搜集到的江西上饒饒家道清代手抄本中的派字為研究物件,試圖展示清微南派趙宜真一脈在江西的一些傳承情況,作者認為作為正一三山滴血派的饒家道在科儀道法上卻是以清微派道法為主。
第二位報告人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姜守誠教授,他提交的論文《臺灣高屏地區靈寶道派的請庫科儀》以臺灣南部高雄、屏東地區靈寶道派內部存在的南北兩地道壇在請神科儀上的差異為切入點,指出兩地道壇分別延續了不同的請庫科儀傳統,北部道壇的請庫科儀與南部道壇的貢王科儀,雖然在節次流程上大抵相同,文本內容卻差異甚大。
程樂松教授認為,在田野觀察中要注意經典文本和宗教實踐之間的張力。他指出,田野中表現出的儀式細節拒斥抽象性的理論建構,但並不代表我們不可以進行理論建構,陳文龍老師和姜守誠老師的論文都在嘗試這一點。但關鍵是當我們觀察出這些細節後,應該朝什麼方向去解釋它?現在的解釋一般比較封閉於宗教信仰的內部,比如經典文獻,但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性——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之間並沒有非常清晰的界限,而是相互交織著很多副線,比如地方化的習俗。田野的價值不是印證了文本的內容,恰恰和文本產生張力之後才變得有價值。那麼,我們如何通過田野去觀察經典從文本到實踐的變形?我們如何真正理解經典文獻對於宗教實踐進行有效詮釋的限度?程樂松教授的問題引發了各位學者對研究方法的熱議。
最後,北京大學哲學系王頌教授進行了簡短的會議總結。北京大學哲學系王宗昱教授、中文系陳泳超教授等專家學者,以及北大、人大等高校的部分師生,中國佛學院、中國道教學院的法師和道長旁聽了會議,一些聽眾還就學者們的發言提出了問題並參與了討論。
本活動獲得北京大學人文學部、廣東四會六祖寺的大力支持,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