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erence Series
<

News

Position: home > News > Conference Series > Content

Summary | Buddhism and Globalization in Modern China

Release time:2022-04-02 13:36  Source:燕园佛学    Author:燕园佛学

基於新材料、新視野的近代佛教研究

撰稿人:闫磊 

2022年3月19日至20日,由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域外藏多語種民國佛教文獻群的發掘、整理與研究”項目組和浙江香海慈善基金會支援的主題為“近代中國佛教(1912-1949)與全球化”的學術探討會線上舉行。據統計,來自全球的近300人全程線上參與了這次探討會。本次會議依次舉行了9場精彩的學術發表會,來自中、美、日、法、加、新等多個國家的38位元學者,圍繞會議主題,從理論與範式、視野與方法、思想與闡釋、文本與歷史、組織與社會等幾個方面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聽眾展現了相關領域的最新學術動向、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和預期的學術增長點。

項目首席專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哲學系王頌教授致歡迎辭,並向與會者介紹了“域外藏多語種民國佛教文獻群的發掘整理與研究”項目的預期目標和學術價值。他指出,項目組經過數年的前期研究,發現了“域外藏多語種文獻群”這一近代佛教研究的富礦。“域外藏”顧名思義,指保存在域外的民國佛教相關資料,其中有在境內生成攜至域外的,也有域外自行產生的;“多語種”指包括漢語在內的英、日、歐、亞等多種語言;“文獻群”指檔案、報刊、著作、書信、日記、碑刻等多形態的文獻群體。項目組將在上述“新”資料的基礎上,結合現有資料,開拓一些新的研究領域,本次大會的“全球化”問題即是一例。通過“全球化”這一視角,我們可以對一些重要問題予以全新的思考,如近代中國佛教徒為何要且能走向世界,與世界進行對話,並且產生了廣泛影響等等。項目的預期成果包括原始資料的整理出版、專項研究的開展(民國新型教團、政教關係、思想文化教育)、青年學者梯隊的建設和國際學術合作。對於最後一點,王頌教授特別指出了項目的國際化特點,項目組成員有三分之一左右長期在海外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任教,他們之中既有華人學者也有外國學者;項目的研究物件也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項目的實施對提高中國學術的國際影響力、形成近代佛教研究的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

學者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資深學者黃夏年研究員以及浙江香海慈善基金會賢宗法師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

黄夏年教授

一、理論與範式

理論與範式的創建對於學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明學院中國研究系教授汲喆的《全球史與近代漢傳佛教的跨國傳播》一文,在反思歐美既往全球史書寫的基礎上,將宗教視為今後多元化全球史書寫的重要切入點。在理論關切之下,汲喆教授指出,宗教傾向於跨越語言及社會邊界的特點使其成為全球化的重要動力之一,宗教傳播並不能完全化約為政治-經濟擴張的附屬物,也不能忽視同一性背後存在的大量差異性及多樣性,因此研究者應盡可能地擺脫政治-經濟決定論以及各種各樣的歷史決定論的陷阱。漢傳佛教史能為全球史的書寫提供一個“地方性”視角。通過對於近現代漢傳佛教的跨國傳播進行歷史分期研究以及對全球化“自反性”特點的細緻解讀,汲喆教授指出,宗教既是全球化的動力,也是後果,同時也是反全球化的要素,有關宗教的全球化的社會學,要處理的便是宗教在全球舞臺上所展現的現代性的內在矛盾並探討其紓解的可能性。


汲喆教授

二、視野與方法

        隨著域外文獻的發掘與利用,近代中國佛教研究的視野與方法也逐漸發生轉變,從中國本土拓展到東亞文化圈、乃至全球文化網路,從傳統的佛教界內部著述拓展到世俗文獻、影像等非文字資料,從個別的文化精英擴展到各個文化圈層的社會群體;研究方法也從哲學、歷史學拓展到社會學、人類學、學術史、概念史等領域。

        美國安默斯特學院亞洲語言與文明系助理教授應磊的論文題目為《尉遲酣(1921–1981)與英語世界的太虛研究》,旨在乙太虛研究為例,探討近現代漢傳佛教研究在不同學術語境下的視野與方法。通過勾勒尉遲酣(Holmes Welch)的學術歷程,溯源其研究的歷史語境與價值取向,揭示出他的洞見與不見以及日後太虛研究者反思和回應的基點,並且聚焦於三部具有代表性的太虛研究的英文專著,分析以從尉遲酣到芮哲(Justin R. Ritzinger)為代表的西方近代佛教研究的變化趨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世界宗教研究》編輯部主任李建欣《論冉雲華的中國佛教研究》簡要勾勒了已故著名華人學者冉雲華的學思歷程和研究成果,他以冉雲華的個案為例,對二戰以後西方中國佛教研究的方法論演變,東西方相關學術領域的交流與相互影響進行了論述。

        新加坡佛學院長聘副教授紀贇《芥子間納須彌:全球史、新材料、太虛法師與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中國佛教》一文,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來考察太虛眼中的世界與世界眼中的太虛,並由此來管窺民國時期新舊交替的陣痛過程中的佛教大變局,並指出宏觀的全球化視野和微觀的精細化研究正是未來研究的兩個基本方向。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龔雋《從經史之學看印順佛學史研究》把印順法師的佛學研究放置在近代中國學術史的脈絡中進行系統論究,從晚近經史之學的流變去分析印順佛學研究的表現,特別是其遊移于經史學之間的複雜關係,展現了如何貫通傳統學術與現代學術的研究視野與研究方法。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院長、劉成有教授《內在的文明對話——以印順為例》同樣以印順為例,討論了宗教文明對話問題。

        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副教授邵佳德《近代中國佛教的區域性、跨地域性與世界性:以江浙地區為中心》展現了從具體案例到宏觀理論的研究進路。以江浙地區佛教的發展情況為例,近代中國佛教呈現出平行發展的區域性、跨地域性、世界性三重特徵,此研究框架對其他地區亦有適用性,可作為考察近代佛教的一種整體方法。

        華南師範大學哲社學院哲學系講師賴岳山在《論“近現代中國佛教史史料學”類例及其可能性》一文提出,相對於其他領域較為成熟的史料學,近現代中國佛教史料學仍處於起步階段,相關學術建設應該儘早提上日程。面對多語種、多形式的資料文獻,我們必須要面對如何將宏觀設想分割為微觀事件或觀點進而將研究推向精微、如何重新理解近代中國佛教史的起源與邊界等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當代宗教研究室主任陳進國《救劫與治生——真空教對佛教的吸納略論》一文嘗試跳出從佛教出發來研究佛教的桎梏,將目光投射於佛教之外,從近代中國本土宗教運動對佛教吸納的方面來探討佛教思想及團體的作用,展現出超越體制化佛教的寬闊視野。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國學院講師沈庭《近代中國與南亞佛教交流網路的形成與“原始佛教”概念的引入》一文透過梳理近代亞洲佛教交流網路的建立過程,重新審視“原始佛教”概念從一個歷史概念轉變為一個諸多因素交織的複合概念的過程,展現了運用概念史、觀念史研究近代佛教書寫的方法。

深圳行政學院哲學與文史教研部副教授張蕾蕾《近代佛教“主體意識”的覺醒》一文,旨在探尋近代佛教信眾區隔於他者的主體意識與身份認同生成及持續生產的過程,以及佛教主體與國家社會互動中的相互形塑作用,展現了理解近代佛教的新視角。


三、思想與闡釋

        今日的近代中國佛教研究已超越臧否人物與思想評述的模式,轉而以思想闡釋為核心,系統地尋繹佛教在中國社會、文化變遷之際的歷史軌跡、思想脈絡、深遠影響,探尋佛教思想對知識群體與文化的塑造。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黃夏年以《民國佛教的新派與舊派芻議》為主題,從民國佛教新舊兩派鬥爭入手,對不同派別的主張進行了梳理,對太虛、諦閑、印光、圓瑛等代表人物的觀點及其思想背景進行了剖析,點出兩派鬥爭的實質在於廟產之分配,並指明兩派之間鬥爭並沒有推動佛教的改革,反而撕裂了佛教團體。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張文良教授《東亞佛教視野下的對話——鈴木大拙與印光大師》一文,通過分析鈴木大拙1935年《中國佛教的印象》所記錄的其與印光之間的對話,從東亞佛教的整體視野揭示了此段對話所透露出的思想史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張雪松的論文《太虛與“慈宗”教團的創立與發展》,考察了太虛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積極宣導的以彌勒菩薩為信仰核心的慈宗,將其活動軌跡劃分為確立典籍、歐美考察、組織建設三個階段。

        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講師劉泳斯的論文標題為《倓虛法師創建民國都市佛教寺院的現代化手段辨析》,以圖表和文字結合的形式展現了倓虛在實業與思想上對佛教現代化發揮的重要作用,打破了學界對“保守派”僧人的刻板認識。

        美國阿勒格尼學院歷史系副教授伍國《錯位與忽略——太虛歐美行的演講效果初探》一文回應了龔雋教授既往的研究,重審太虛演講中存在的主觀評價與客觀效果的差異,並指出此差異源於佛教思想家與佛學研究者之間的錯位以及跨文化演講的傳播失效。

        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教授何建明以《中國佛教的現代形態芻議》為題,從宏觀層面區分了現代佛教歷史、社會、文化三種形態,並以之分析清末民初的中國佛教。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佛教研究室主任紀華傳以《近代佛教的國際化及其特色》為題,分析了從楊文會到太虛再到法舫的中外佛教交流情況及特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東方哲學研究室主任成建華的論文題目是《論趙朴初“人間佛教”思想的基本內涵及其實踐意義》,以一個思想、三個傳統、五個建設來剖析趙朴初人間佛教思想的特點。

        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授程恭讓《楊仁山先生佛教思想的理論內涵與近現代中國佛教的四大流派》回顧了楊仁山在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與四大流派之間的淵源關係。

        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裴勇從視野、佈局、實踐三個方面討論了“太虛大師的世界佛教進路”。

李雪濤教授

四、文本與曆史


        學科建設的基礎是文獻。通過新文獻的發掘,不僅可以修訂既往的研究結論,深化對歷史人物與思想脈絡的認知,更可以激發舊有文獻的活力,相互配合構築新的研究圖景,促使研究者運用更多樣的研究方法,為理論與范式的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政經系教授陳繼東《赫舍裡如山< 八宗二行>的發現及其思想史意義》一文,利用在《令知會雜誌》中新發現的文本,重新揭示了楊文會十宗學說形成的思想背景,解決了近代中國佛教史研究中的一大公案,在闡明近代中日佛教界思想交流脈絡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證了既往以十宗說為中心的宗派敘述模式。

        北京外國語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李雪濤教授的論文《艾術華及其< 中原佛寺考>研究》,在介紹艾術華生平與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指出,艾術華在不同語境呈現出不同面貌,丹麥視他為建築師,而英語世界視其為佛教研究者,其《中原佛寺考》一書在民國時期寺院生活史、制度史、建築史等研究方面皆具有重要價值,艾述華描述性與規範性並舉的研究對我們今天仍極具啟發意義。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講座教授、日本郡山女子大學宗教學系專職教授何燕生《我的朋友太虛》一文,通過挖掘太虛與旅日德國佛教學者布魯諾•佩佐德以及索爾夫大使交往的新史料,揭示了佩佐德與索爾夫在太虛的“世界佛教運動”中所發揮的推動作用,並將此三人的交流互動視為中日德跨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而予以剖析。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陳明教授《新見太虛法師手劄與法舫和白慧在緬印的留學經歷》一文,從書信檔案等原始材料入手,通過解析法舫、白慧等人留學緬印的經歷,探析民國僧人海外留學、弘法的艱辛與中外佛教交流的複雜面貌。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宗教學系和佛學研究中心副教授史芬妮(Stefania Travagnin)重視研究四川境內以往研究並不充分的“邊緣”僧尼眾,《四川清福和尚(1862-1940)的行腳十方:以< 源因略記>為近代的西域記》一文著重介紹了新發現的清福自傳體遊記,並闡發了該文獻在研究近代東南亞佛教交流方面的重要價值。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長聘副教授陳懷宇《普大與佛教:以校刊為中心的考察》一文勾勒了普林斯頓大學佛教研究的歷史發展情況,展現了佛教研究在近代從歐洲到美國遷移的風氣。

        日本愛知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客員研究員阪井田夕起子《日本佔領區的大醒:抵抗與非合作》一文,梳理了特殊歷史時期出家人大醒的宗教活動,並分析了其內心活動。

        華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日語系副教授梁明霞《民國時期的中日佛教交流——以“中日佛教學會”、“中日佛教研究會”的活動為中心》一文,利用並整理了大量原始資料,梳理了兩個學會的成立概況及成員活動,並進一步分析了其背後所體現的中日佛教互動關係。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員王佳《長春般若寺1936年和1942年兩份戒牒研究》,利用了戒牒、同戒錄、傳戒照片、戒缽等多種形態的材料,分析了般若寺創建者倓虛法師在東北淪陷時期的家國立場與宗教情操。

        上海師範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哲學系副教授定源(王招國)《顯蔭法師的留日事蹟與學術貢獻》細緻梳理了顯蔭留日期間的人員交往、文學創作、典籍譯介和組織創建等事蹟,並嘗試重新評價其學術貢獻。

        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講師甘沁鑫的論文《太虛對越南佛教影響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回顧了既往的研究史,介紹了相關新史料,並提出了一些近代中越佛教關係方面的可能研究方向。

        北京大學博士生閆磊《從業餘愛好者到職業學人:北大1917-1918年佛教研究的學人群體》一文,重新考察了北大早期佛教研究的學人群體,分析了從傳統廟宇到現代講堂文化空間轉換中學人的身份變動以及哲學作為一種折中策略在專業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史芬妮教授

五、組織與社會

        為揭示宗教的起源與本質,宗教研究自發軔起便將宗教作為特定的社會文化現象加以考察,透過日常生活的基層結構發掘宗教與社會的本來面目。組織是最普遍和重要的社會現象。批判性地結合西方經典理論,通過個案的觀察與深描,對近代中國佛教的組織結構、運行模式、權力運作等方面進行梳理分析,有助於我們真切地瞭解何謂宗教與何謂近代。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宗教系及東亞研究系助理教授融道《佛教全球化思考:以東南亞為例》以二十世紀上半葉南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中國佛教僧侶為例,從方言網路、法脈傳承及國族認同三方面思考佛教在多元文化殖民社會中的傳播、碰撞、融合,乃至最終在地化的過程,並嘗試從此案例整理出具有啟發性的理論框架。

        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副教授胡永輝《近代中國最早的佛教組織形態:“佛教公所”的產生、運行及影響》一文,通過分析近代中國最早的佛教組織“學務公所”形成的背景、運行機制及社會影響,展現了從學務公所到僧教育會再到佛教會的歷史發展脈絡。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哲學與科學系副教授張佳《叢林到學院:近代鎮江佛教對僧教育的探索與反思》選取了眾多寺院作為研究樣本,梳理了從傳統叢林教育到學院叢林一體化轉變的歷史過程,並分析了叢林與學院之間分化與彌合的內在邏輯。

        西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助教何松蔚《方外之外——再探“廟產興學”》一文,利用清代巴縣檔案,重新探討廟產興學與地方權力結構的問題。作者指出,清末興學並未從根本上改變地方權威體系、打破以寺廟為中心的地方自治體系,不過是將既有的地方自治組織從帝國框架之中重新嵌入到現代國家的框架之中。

何燕生教授

何建明、何燕生兩位教授在閉幕式上進行了學術總結,王頌教授致閉幕辭。為期兩日的研討會在來自不同國家和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發表人以及線上聽眾嚴肅而熱烈的討論中圓滿落下帷幕。

     

Previous:Notice | In Remembrance of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Memorial Meeting of Global Buddhist Scholars
Next:Summary | The History and Prospect of the Study of Siniciza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 Par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