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ture Series
<

News

Position: home > News > Lecture Series > Content

Minute | WANG Juan: Research Methods of Dunhuang Ritual Documents

Release time:2018-10-22 12:49  Source:燕园佛学    Author:杜敬婷


敦煌禮懺文獻的研究方法

——以《法華七禮文》《秀禪師七禮》為例

 

  2018年10月19日晚,本中心主辦的“北京大學佛學研究系列講座”第22講在北京大學李兆基人文學苑舉行。臺灣銘傳大學汪娟教授主講“敦煌禮懺文獻的研究方法——以《法華七禮文》、《秀禪師七禮》為例”。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聖凱法師擔任評議,本中心執行主任、北京大學哲學系王頌教授,外國語學院陳明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喻靜教授,東北師範大學季愛民教授等專家學者與同學們一起聆聽並參與了討論。

  本講座以兩篇敦煌文獻《法華七禮文》、《秀禪師七禮》為例,說明如何以文獻學的研究方法,針對敦煌禮懺文的殘卷從事微觀研究,並且結合經典內涵的詮釋及相關史料的印證,進一步填補佛教儀懺史上的空白。

一、《法華七禮文》

 《法華七禮文》是一篇依據《法華經》而成立的禮懺文,目前僅見於北敦06081,為舉世孤本。此寫本正面抄寫玄奘于龍朔元年譯《辯中邊論》,首題“法華七禮文”,起“至心歸命禮”,訖“險路疲人甚饑渴,化濟渡……”,首完尾缺,僅存二禮多。大概可以判定抄寫於西元九世紀到十世紀。

B.7218V(芥81)《法華七禮文》(原卷照片由方廣錩教授提供)

  接著,汪娟教授從文字隸定、形式結構上處理文本,再對其進行內容考釋、思想分析。《法華七禮文》間接顯示了《法華經》唯一佛乘的思想內涵,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初說三乘只是引導眾生的方便說法;實際強調籍由《法華經》的修成,必能度脫眾生,永離生死八難。

  已有長篇巨制的經文,何必再需禮懺文?汪娟教授指出,禮懺體現了信、解、行、證中的“行”與“證”。如同宗密所說,戒、定、慧之前應當首先有懺悔。許多僧人持戒不嚴,在於缺少懺悔。禮懺文雖然簡單,卻可以通過力行實踐幫助懺悔。

  總之,對《法華七禮文》的研究會使我們更加瞭解《法華經》的經文如何轉化成適合一般庶民大眾所使用的禮懺文,進而呈現出中古時期法華信仰的一個面向。

二、《秀禪師七禮》

《秀禪師七禮》,一名《大通和尚七禮文》,是一篇有關北宗禪的禮懺文。據考訂,此文並非神秀所作,但是,它依然保存了北宗禪的禪法,對於理解中古的佛教信仰、北宗禪法的具體實踐具有價值。

  敦煌寫本有兩件:S.1494,殘存一禮多;P.2911,殘存五禮多,兩者可以互校,然而迄今尚未發現完整本。P.2911是一份長卷,訛俗滿紙,其中計有五件禮懺文,含有不同的宗派思想和信仰形態。S.1494計有四件與禪宗相關的文書。

P.2911《秀禪師七禮文》

   

S.1494《大通和尚七禮文》

 

  汪娟教授以殘存文字較多的P.2911作為底本,以S.1494作為校本,對《秀禪師七禮》重新修訂與校錄,整理出五禮的內容。接著,從禮拜物件、和聲發願、贊偈內容三個方面進行內容考釋,進而分析思想內涵:第一、在修道的本體方面,必須了知真如為心之本體,才能證得諸佛法身、涅槃實相。第二、在修道的方法上,雖然通過禮懺的方式來淨除心體的塵垢,但必須從攝心內照、斷惡修善入手,更要進一步提升到佛性圓照、善惡皆泯的境界,才能獲得心地的覺悟與解脫。第三、在修道的筌指方面,雖然要藉教悟宗,但不能執著於言詮;要假立經像,亦不能執著於經像,才能真正達到體悟心源,舍妄歸真。一般認為禪宗修道的目的在於明心見性、識性成佛,因而反對執著於事相的禮懺儀式。但是隨著敦煌禪宗文獻的問世,特別是《秀禪師七禮》的發現,我們對禪宗的認識也隨之有所改觀:禮懺雖然不是禪宗主要的修道方式,卻可能通過禮拜諸佛、懺悔滅罪等儀式,作為受戒、傳法甚至修禪的一種方便法門。

  講座最後,汪娟教授運用自己的研究和教學經歷,為碩博研究生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思考。文本本身是一個微觀的研究,但是一定要有宏觀的角度。比如本次講座中的兩個案例實際上有更宏觀的背景——禮懺的結構。舉例來說,用佛教的禮懺觀察唐代的景教文獻、最近的霞浦文書、摩尼教文獻等等,就會發現,在唐代以佛教為主的語境下,也連帶引起了其他宗教的模仿和借用。這些宗教在保存自身的宗教傳統之下,因為缺乏成套的儀式,也會取用佛教儀式。儀式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具有重複性。研究者一定要累積足夠的樣本,打開自己的視野。


聖凱教授從四個方面評述汪娟教授的講座:首先,汪娟教授示範了一種案例主導的研究性教學。文本處理不僅僅是進入文本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種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如何進入一個領域。第二,從內容上看,禮懺研究可以反映中國佛教的實踐特點,宗教實踐又能夠展示中國佛教信仰的特質——中國人如何表達自己的信仰?信仰表達方式中有著深刻的中國文化心理。第三,在研究方法上,聖凱教授表達了割裂佛教思想研究與佛教社會生活研究的隱憂:大資料雖然為研究提供了便利,但是也使得研究碎片化,這種碎化與割裂會給佛教的研究帶來危害。當今,我們應當關切佛教作為宗教的整體,思考如何在研究方法上更加整體與鮮活。本次講座,汪娟教授基於文獻、歷史、思想的共同的研究,揭示了北宗禪的背景,是一個很好的範例。最後,聖凱教授還表達了對佛教生活史的關注。他指出,兩千六百年的佛法傳播、幾十億人的人生,都是我們應該關切和瞭解的物件。佛教的生活是有情感的,並且這個情感並不混亂,它有完整的教義指導,和現實生活密切相連。汪娟教授的研究則很好地體現了佛教作為宗教的禮教生活——北宗禪本身是禪法的實踐,但它背後有觀念的支撐,實踐又再影響觀念,這是一個觀念和實踐相互支撐、補充的結果。

  王頌教授非常讚賞聖凱教授“信仰的表達方式是一種文化”的觀點,他認為,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佛教中國化和佛教化中國的問題。他還指出,儀禮研究近些年成為熱點,主要是對五四以後新學科建制打破了傳統的經學,將中國傳統的禮教文化予以割裂的反思。佛教研究也應該注意到這一動向,借鑒相關的研究方法和問題儀式重新考察中國佛教的儀禮,辨析哪些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內容,哪些是一以貫之的東西,哪些是伴隨著時代變化、宗派運動而不斷更新的內容。

  聽眾就以上問題進行了提問和討論,講座圓滿結束。


主辦:北京大學佛教研究中心

特別鳴謝:廣東四會六祖寺


 
Previous:Minute | Hamar Imre: The Image and Status of Samantabhadra Bodhisattva
Next:Minute |ZHANG Wenliang: The Periodization in the Thought History of Mahāyāna Śraddhotpada Śāstra